2021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指出,“支持工業(產業)園區、用人單位等利用自有土地或設施新建、改擴建托育服務設施,普惠托位要向社會開放提供”。推動企業等用人單位參與提供托育服務,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鼓勵企業參與提供托育服務意義重大
(一)拓寬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的重要渠道
最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再次明確強調“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對國家和全社會而言,通過企業等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可以在緩解公共財政支出壓力的同時,進一步拓寬普惠性托育服務的供給渠道,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擴大的托育服務需求。
企業等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不僅可以擴大托育服務投入總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資源,提高托育服務質量,從而有效解決存量不足、增量困難、質量不高的問題,而且能夠在不過度增加公共經費支出的前提下緩解女性在傳統性別分工下的育兒壓力,鼓勵和促進女性就業,增加勞動力市場供給,在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好促進社會性別平等。更為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類型托育服務機構而言,企業可以根據用工特點提供更符合員工實際需求的托育服務內容。例如,根據員工上下班時間、倒班等情形延長或調整托育時間、提供夜間托育等。
(二)改善企業文化和工作效率的積極做法
對企業而言,為員工提供托育服務,不僅能有效解決員工托育問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降低女性員工生育后離職的概率,避免企業人才培養資源投入的浪費;而且有助于改善勞動關系,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建立包容性的企業文化,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家庭是人口再生產的重要場域,是聚集托育需求的重要場所;企業是經濟生產的主要場所,是解決托育需求的重要場所,為員工提供托育服務可以有效減少社會生產和人口再生產之間的矛盾。托育服務的短缺可能會導致企業更高的離職率和曠工率,從而降低企業生產效率。
2004年,一項針對美國305家企業的調查發現,因子女照料導致員工缺席的問題,大約給企業帶來每名員工每年610美元的損失。可見,企業若能提供方便、可及、優質的托兒設施,將有助于降低此類損失,進而穩定企業的運作與生產能力。眾多國內外成功案例也表明,企業提供托兒設施,不僅能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減少企業在招聘、培訓方面的支出,還能提升員工的忠誠度和留任率,增強員工歸屬感和企業的向心力。
(三)減輕養育壓力和促進家庭和諧的有效途徑
企業參與提供托育服務是促進“工作-家庭”平衡、建設“家庭友好型”組織的重要舉措,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對員工及其家庭而言,企業提供托育服務具有多重積極作用。,企業參與辦托可以有效解決“入托難、入托貴”等問題。就近入托可以實現 “帶著孩子上下班”,全方位減輕員工家庭養育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避免女性因生育導致職業間斷。第二,企業參與辦托可以改善親子關系和促進兒童早期發展。企業辦托不僅可以方便員工在工作空閑時看望孩子,增進親子關系,還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率,對嬰幼兒認知和非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第三,企業參與辦托可以減輕隔代照料負擔和改善老年生活質量。就近入托給原本需要承擔照料幼兒職責的老人減了負,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幼有所育”的同時實現“老有所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