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榮報關受益拱北海關卓越營商環境 助推澳門物流再提速
珠海一榮報關www.yi-rong.cn是拱北海關的高級認證專業報關企業,受益于關區的完善監管和優化的服務意識,香港跨境業務、澳門運輸業務得到長足進步。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經濟活力的區域之一。拱北海關立足粵港澳三地交匯的特殊區位,通過完善監管、優化服務、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物流鏈供應鏈安全、高效、暢通。2023年1-9月,拱北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與2017年相比分別壓縮84%和97%。珠海一榮報關www.yi-rong.cn是拱北海關的高級認證專業報關企業,受益于關區的完善監管和優化的服務意識,香港跨境業務、澳門運輸業務得到長足進步。
監管模式再優化
9月18日,一艘運載9.8萬噸南非進口鐵礦砂的馬紹爾群島船舶“禮贊”輪抵港,拱北海關所屬高欄海關關員實施“先放后檢”監管模式,從卸貨完成到允許提離僅1個多小時。
“先放后檢”監管模式實施后,實驗室檢測與通關放行由“串聯”改成“并聯”,相較于傳統監管方式下,貨物只有在完成現場檢驗檢疫及取制樣、實驗室檢測、出具證書和合格評定等環節后才能通關放行,“先放后檢”監管模式大大壓縮了珠海報關通關時間,提升了珠海報關貨物流通效率。
珠海報關“通過‘先放后檢’模式,進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了6-10天,大大節省了港口堆存、滯港、搬倒等物流費用。對于碼頭而言,也有效加快港口堆存場地貨物周轉速度,提高港口吞吐量。”珠海港弘碼頭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侯魯平表示。
珠海報關拱北海關積極推動關區企業“先放后檢”模式擴大應用,今年1-9月,拱北關區共檢驗進口能源資源類大宗商品近1500批、超2400萬噸,其中,采用“先放后檢”模式進口鐵礦174批、1076.8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41%、29.14%,平均驗放時長2.09天,與改革前相比壓縮79%以上。
灣區物流加速度
9月15日,裝載著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分公司出口的2500臺空調和大批空調零部件的“橋洋838”貨船緩緩駛離珠海洪灣港。在到達深圳蛇口港后,該批貨物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模式直接裝入國際航行船舶,運往土耳其、羅馬尼亞等國家。
“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依托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海關監管互認,讓珠海洪灣港、蛇口港這兩個分屬不同關區的港口“兩港如一港”。“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下,原本需要在2個港口間分別辦理轉關手續的貨物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我們是珠海地區批以‘組合港’模式報關的企業,商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以來申報‘組合港’柜量占出口總柜量的40%以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售分公司總經理淦國慶說,“相比傳統轉關模式,‘組合港’出口模式不僅通關快捷,還節約了近50%的國內段運輸成本,大大便利了我司外貿出口。”
據介紹,截至目前,拱北關區已開通珠海、中山港口到深圳蛇口、鹽田和廣州南沙港共計11條“組合港”航線,共計3萬余標箱貨物通過此模式出口,實現不同港口的航線資源和堆場、貨源地優勢互補,推動大灣區港口資源要素優化整合。
口岸科技添助力
“特別快,就是港珠澳大橋口岸給我的感受。”珠海迅霸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黎煜說。近日,該企業申報出口一批舞美道具,由于涉及到上百種商品類型,查驗難度較大。港珠澳大橋海關運用“非侵入式查驗+智能審圖系統”對該設備實施查驗。集裝箱進入海關H986大型設備機檢區,2-3秒后,貨物機檢圖像上傳至智能審圖系統,由人工智能AI對集裝箱內貨物自動進行圖像判別,經審圖部門綜合研判無異常后予以直接放行,有效解決大型設備貨物裝卸難題,提升通關效率。這是拱北海關深化“智慧海關”建設,推動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縮影。
今年上半年,拱北海關認真貫徹“三智”理念,對標海關總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部署和海關優化營商環境16條措施,立足關區本土特色,出臺了28條富有針對性的措施,出真招、實招,著力做到“促暢通、降費用、強智慧、優服務、保安全”,不斷提升海關通關效能、優化通關體驗,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口岸營商環境。(屈美琳/文,林昌鋒 敖璟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