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由IBM公司率先提出"智慧城市"這一概念。隨后,大多數學者對智慧城市概念研究及特征剖析多是沿著這一概念展開的。基于多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獻,總結并構建了以信息通訊技術—城市功能實施—人本要素的立體視角來研究智慧城市的概念,進一步探討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及其趨勢。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物理信息技術的支撐,以整合城市各領域的信息資源,促使城市各職能部門、治理主客體管理、服務的協同化。通過數據信息的接受、辨析、整合加工,進而對市民公共生活需求做出科學、便捷、準確的回應。最終實現以改善城市公共服務,提高市民幸福生活指數的人本關懷這一終極價值目標。
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廣全國各地都興起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將智慧城市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智慧社區的建設也進行的如火如荼。
根據《中國智慧社區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3.7%,比2012年提高1.13%。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抓手并強調以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這充分顯示了城鎮化的重要地位。但在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戰如老齡化現象嚴重、社區公共服務能力不足、文化娛樂設施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等。而智慧社區建設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給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添磚加瓦,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的質量。以往城鎮化發展方式較為粗放隨著地方政府對城鎮化的重視需要在整個統籌規劃方面.把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的一些理念融入進去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
智慧社區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等網絡通信技術把物業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統集成在一起并通過通信網絡連接物業管理處為小區住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生活環境從而形成基于大規模信息智能處理的一種新的管理形態社區。智慧社區的提出是從強調以技術為核心到強調以技術為人服務為核心的一種轉變。
智慧社區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①舒適、開放的人性化環境
②高度的安全性
③便捷的數字化通訊方式
④便利的綜合社區信息服務
⑤家居智能化
⑥物業管理智能化
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是政府服務具體體現的代表。可以說智慧地球由智慧城市組成但智慧城市從智慧社區起步。
智慧社區平臺資料獲取聯系:18576463629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