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廠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什么?
有人把數字化分為三個階段:信息數字化、流程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其實都是表象,沒有觸及數字化的核心本質。為什么要數字化?當然最根本是為了效率和成本。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就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機遇。
機遇從哪里來?可以從數據中來。但每個單體豎井的系統數據有限,數據之間的關系簡單,這就需要和其他系統的數據集成或者統一匯聚到一個地方(比如數倉、數據湖等),然后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去冗、補齊等操作,使之符合數據分析、數據運算和模型訓練等要求。通過對數據的計算和分析,找到數據之間的隱藏的關系,可能就意味著新的機會。
比如說,通過對原來各個單體系統中客戶行為的分析,從而對客戶有個相對全面的了解,也就是客戶畫像,根據客戶畫像表現出的客戶特點,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投其所好,則成功的概率更大。

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簡單的使業務數字化,而是利用技術去分析、洞察業務數據之間的關系和隱藏的價值。以數據驅動,需要將數據以標準化、規范化、高質量進行整合在一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去做轉換,使數據從源頭、從產生的地方就遵循同樣的標準和規范,也就不會有質量問題,無需數據質量平臺。
隨著業務系統的逐步重構和替換,從而實現“數據融合”、“業務融合”、“應用融合”、“基礎設施融合”、以及“組織融合”,在完成過程“系統融合”能力中實現企業全局數字化和轉型。
數字化不是目的,利用數據進行分析洞察從而獲得數據表面之下更多的認知、發現更多的潛在機會并嘗試這些機會,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根本目的。所以轉型可以有兩種方式:集成和重構。
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基礎設施資源、數據、人力等的整合和融合。重構方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數據質量問題,提供足夠多的高質量數據,消除數據因質量問題對機器學、深度學模型的影響,但非一日之功。集成可以利用已有的系統和資源,實現數據的匯聚。通過對數據深度洞察,找到數據之間的關系和聯系、趨勢和規律,從而指導企業嘗試新的業務模式、運營模式等。
因此可以說,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以數據為要素、技術為工具,實現對數據的分析和洞察,找到數據之間的關系、聯系、趨勢等,比如風險控制中關聯交易分析等,從而支持和促進企業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等的變革和創新。
信息化解決了單體工具與效率問題,數字化構建起了業務應用體系,打通了數據之間的關系,數字化轉型則深度分析和洞察數據之間的關系,找到數據變化趨勢和規律,并有效利用這些數據關系、趨勢和規律促進企業業務的變革、創新。羚數智能致力于為制造企業提供生產運營管理產品與服務,協助中國企業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